舜帝与古零陵瑶族的渊源及其文化影响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75265.html

舜帝南巡避居的舜皇山和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一带的青瑶峒有大楚南会稽山。瑶族民间珍藏的《评皇券牒》记载十二姓王瑶子孙的始祖盘护和宫女成婚后入住大楚南会稽山所在的全州青瑶峒繁衍子孙。而《山海经》记载“帝舜生戏,戏生摇民。”民族学家认为帝舜之裔戏所繁衍的摇民是瑶族的先祖之一。瑶人也属于舜的后裔。那这样生活在青瑶峒大楚南会稽山的舜帝的后裔古摇民便与瑶人融合在一起了。

“帝舜生戏,戏生摇民”,舜帝和瑶族祖先有某种直接的关系,作为古零陵全州和永州瑶族应为舜帝后裔。分析舜帝后裔支地理的分布,瑶族先祖盘护因生活在舜帝葬地古零陵全州和永州一带,盘护的后裔又称“零陵蛮”。“零陵蛮”作为古族名,是因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在今广西全州县置零陵县和零陵郡,以居其县郡而得名。分布在今湖南西南与广西北部接壤地带的零陵蛮与瑶族相关,在古老的零陵郡有瑶族存在。“州界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同属古零陵的全州和永州有莫瑶的存在。“莫徭”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勉语中的“我们的瑶人”。

《评皇券牒》

我们来看看舜文化学肖献军胡娟论证的《舜帝与永州瑶族的渊源及其文化影响》的文章,或许大有收获。在此谢谢肖献军胡娟二位舜文化学者!

附录:

舜帝与永州瑶族的渊源及其文化影响

肖献军胡娟

  [内容摘要]瑶族的祖先存在多源性,永州瑶族可能为舜帝后裔,《山海经》称:“帝舜生戏,戏生摇民。”舜封象于有庳、戏生摇民、舜帝南巡都可能与舜化瑶民相关。在舜文化影响下,莫瑶与湖湘其他蛮族相比,民族反抗情绪最小,至今,永州瑶族对盘王的崇拜与对舜帝的崇拜并存,舜文化依然对瑶文化影响深远。

  [关键词]舜帝戏瑶族影响

  一、瑶族为舜帝后裔的可能性证据

  何光岳先生在《南蛮源流史》中推断,古摇民和盘瓠是瑶族中最主要的两个氏族,是形成瑶族的主要骨干,是瑶族的最早源流。对于盘瓠与瑶族的关系,见证于《后汉书》:“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今长沙武陵蛮是也。”盘瓠成了苗族和瑶族的共同祖先,这与《评皇券牒》(又称平王券牒》)所载基本相同。《魏略》曰:“高辛氏有老妇,居正室,得耳疾,挑之,乃得物大如茧。妇人盛瓠中,覆之以盘,俄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所以,不少瑶人也尊奉盘瓠。但在《后汉书》中,只说了盘瓠是长沙、武陵蛮的祖先,这一点,干宝《晋纪》也有载:“武陵、长沙、卢江郡夷,盘瓠之后也。杂处五溪之内。盘瓠凭山阻险,每每常为害。糅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瓠。俗称‘赤髀横裙’,即其子孙。”《荆洲记》曰:“沅陵县居酉口,有上就、武阳二乡,唯此是盘瓠子孙。”

  在古代,湖湘境内的衡山是一条较为明显的界限,衡山以南和衡山以北在民情、风俗上皆有较大不同。据《后汉书》所载,长沙、武陵蛮所处之地在衡山以北,这一带的苗人和瑶人的祖先是盘瓠。在《后汉书》中,另外记载了安帝元初三年(),“又零陵蛮羊孙、陈汤等千余人,著赤帻,称将军,烧官寺,抄掠百姓。”永寿三年()“又零陵蛮入长沙”,延熹五年()八月“又零陵蛮亦叛,寇长沙。”可见,零陵蛮、长沙蛮、武陵蛮在后汉时是势力较大的三支蛮族,《后汉书》《晋纪》《荆洲记》以盘瓠为后汉长沙、武陵蛮之祖先,而不及零陵蛮之祖先,则零陵蛮(当以永州瑶族为主)之祖先当另有所本。零陵蛮之祖先为何?个人认为与舜帝有一定关系。其可能性证据如下:

  其一,《山海经》载:“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易、戏音近,当为同一人,戏于蛮荒之地、野兽出没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国家。戏生摇民,何光岳《南蛮源流史》指出“摇人当属于舜帝之后。”[1]P他指出,“摇民的始字为。字呈手制瓦器状,传说舜帝曾陶于雷泽,是一个之作陶器能手,因而舜帝之裔便叫民”[1]P“加穴为窑,更证实人确实以制造陶器得名。”[1]P《说文解字》对的解释也证实了这一说法:“,瓦器也,从缶肉声。”瑶族的瑶在古代有多种写法,但不管怎么变化,都带有旁,说明这个民族擅长于制陶,再加上“帝舜生戏,戏生摇民”,可见,舜帝和瑶族祖先有某种直接的关系。

  其二,罗泌《路史》载夏世侯伯中有“繇余”之国,“繇余”与“姚余”音近,姚姓乃为舜帝姓,姚余即为舜帝后裔之意思。在今浙江,有一地方为“余姚”,学者多认为此地多为姚姓后裔所居,故名余姚。瑶族之瑶又可作繇,繇余之国可能是以舜帝后裔为主建立的一个国,今天瑶族之祖先可能与“繇余”之国有一定关系。

  二、舜帝后裔支地理分布的可能性

  在确定舜帝后裔中一支为瑶族源流之一后,这支瑶族分布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分布在永州的可能性要大。由于《评皇券牒》的存在,今天的学者大多相信瑶族是一个迁徙性较强的民族,但古代属于农耕文化,除非国家出现重大动乱(如两晋、两宋交替)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并不具备多大可能性。《评皇券牒》为唐朝贞观二年敕旨,其原旨应该已不存在,今天所存的《评皇券牒》多为手抄本,也有少量的木刻印、石印本,各本文字出入较大,多为宋后版本,有关瑶族迁徙的传说可信度有多大还值得商榷。据《后汉书》所载,在湖湘境内就已存在武陵蛮、长沙蛮,根据历代正史中有关南蛮史的记载,武陵蛮是苗瑶民族的先祖、长沙蛮与瑶族有一定关系,杜甫《岁宴行》载:“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在岳州、潭州一带,唐时有瑶族的存在,这一带也是长沙蛮分布的区域。那么,零陵蛮是否也与瑶族相关呢?在古老的零陵郡是否有瑶族存在呢?“州界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因此向化。”(《梁书》卷三四)这是隋唐前正史中少有的直接指明莫徭分布地理情况的记载,从此条也可见瑶族分布于零陵并不是从梁代开始的,“历政不宾服”,说明了莫瑶居于此已有长久时间了。《隋书》也云:“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其男子但著白布裈衫,更无巾裤;其女子青布衫、班布裙,通无鞋屩。婚嫁用铁钴为聘财。武陵、巴陵、零陵、桂阳、澧阳、衡山、熙平皆同焉。其丧葬之节,颇同于诸左云。”也指出了在零陵有莫瑶的存在。

  零陵蛮源于何处,是否真与舜帝相关呢?这里先梳理一下舜与三苗的关系。

  (1)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讙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2]P68

  (2)“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3]P

  (3)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五月,南巡狩。[4]P24

  据第一则中言及帝,第三则言及舜摄行天子之政,则舜以德化三苗在舜摄政但还尚未登上帝位之前。“放讙兜于崇山,以变南蛮”,历来学者对这句话有误解,认为这是让讙兜教化南蛮,但讙兜在上古时期是“四凶”之一,怎么可能变南蛮呢?而且南蛮(三苗)分布在江、淮、荆州,把讙兜从此三地放于崇山,则讙兜对三苗的影响已极其小了,据今天学者考证,“崇山”在今张家界一带,古属武陵郡,也即武陵蛮所在之地。可见“放讙兜于崇山”乃是把讙兜从三苗核心之地驱逐到边缘之地,削弱讙兜在三苗的影响力,从而打击三苗内部的反抗势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讙兜的影响,武陵蛮的反抗在古代是很强烈的,无论是反抗的次数还是规模,都远远要超过零陵蛮。除驱逐讙兜外,舜帝对三苗之民进行了“以德化蛮”。要消除一个民族或者部落的反抗,要让他们移风易俗不是件简单的事,舜帝的化蛮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南巡狩,舜帝摄政后便确立了“五岁一巡狩”的制度,亲身深入蛮夷之地,感化南蛮。据司马迁《史记》载:“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4]P44《尚书》中也记载:“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2]P90”直到舜帝去世前,依然在坚持这一制度。其二,安排至亲之人居于南蛮之地,对南蛮进行感化。舜帝派出的人有二:一是象。《孟子·万章上》记录了孟子和万章的一段“舜封象于有庳”的探讨,现录如下:

  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

  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

  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

  “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 

  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此之谓也。”[5]

  其实,封象于有庳,说不上是放,因为封象于有庳是在舜帝感化象后,既然已感化了象,便不存在流放了。但说是封也很难说通,如果舜帝真不计前嫌,要封他的弟弟,大可不必把他封到如此偏僻蛮荒之地。但如果说是放,则不符合舜帝慈孝之本性,舜帝既然能和陷害他的父亲和好如初,有什么理由能不和其弟和好呢?乃知舜之封象于有庳乃在于化蛮,象所承担的任务不仅仅只是治理有庳这么一个小地方,而在于通过治理这个地方,让南蛮之人感受到舜帝对他们的重视,由此南蛮民族逐渐向华夏民族靠拢。而有庳应当是蛮族集中之地,这样的分封才更具现实意义。

  “有庳”在哪里呢?《汉书·邹阳传》:“昔者,舜之弟象日以杀舜为事,及舜立为天子,封之于有卑。”颜师古注曰:“地名也,音鼻,今鼻亭是也,在零陵。”《永州府志》载:“舜封弟象于有鼻,即今道州地,道州北五十里地方有庳亭,今其地有象祠,土人水旱必祷。”唐元和九年(一说元和五年)刑部郎中薛伯高刺道州时,曾毁此庙,柳宗元因此作了《道州毁鼻亭神记》来颂扬此事。此文写到:“鼻亭神,象祠也。不知何自始立,因而勿除,完而恒新,相传且千岁。”据此可知,至唐时道州象祠存在已久,在汉或汉前就已存在。可见,有鼻所在地与舜帝南巡方向一致,与舜帝崩于零陵一致,则封象于有庳存在着化蛮的可能性。事实上,永州地区人民数千年以来都在祭祀象,说明永州之民并没有把象当做一个十恶不怙的人,而是把他当做勤劳、勇敢、善良的人,也从此可见,舜试图通过象来感化南蛮的目的基本达到了。

  其二是戏。在秦汉以前,就存在着对蛮族地区的和亲政策,又或安排国家或部落首领子女等作人质,尧舜之时,此风或已存在,如二妃下嫁于舜,就可能是华夏部落与东夷部落的联盟。戏有可能在尧舜时充当了这一角色。《山海经》载:“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又袁珂按:“此乃摇民传说之异闻,故附记于此。其实有易即戏也,易、戏声近,易化摇民即戏生摇民也。”很显然,摇民不是一个人,怎样理解戏生摇民呢?很有可能是戏抵达南蛮之地后,与南方蛮族部落联姻,或娶了南方部落首领的女子,生下了个具有南方蛮族部落血统的儿子,此子或被封或自己建立了一个新的部落,这便是摇民,也即后来的莫徭。从唐及唐以前文献看,莫瑶主要分布地域在湘水流域一带,自洞庭至零陵均有莫瑶的存在。值得注意,今天瑶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广西,但在唐前文献中,很少记载莫瑶分布在广西一带,则广西之瑶族,除部分来源于百越之民,可能还有部分在唐及唐后自湖南、江浙一带迁入。湖南境内的莫瑶,虽自北至南都有分布,但从上面提及的文献看,大部分分布在长沙之南,衡阳、永州境内都是集中分布地。《山海经》中提到的摇民国,自然也是摇民分布最集中处,则古之摇民国,很可能就在衡阳、永州之间。又考舜帝南巡路线,与莫瑶之分布区域高度重合,如此,似乎可以理解舜帝晚年为何要南巡,又为何要葬于江南九嶷。因为这一行为不仅可以感化南蛮,还可以与象、戏重聚。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永州境内的瑶民几千年以来不仅没有消散,而且越聚越多,而衡山以北的瑶民,由于缺乏一种精神的凝聚力,最终迁徙于他处,至于今已日见凋零。

  三、虞舜文化对永州瑶族的影响

  舜帝是中华道德文明之始祖,其在南方地区的经营对于永州瑶族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南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南蛮主要指先秦时期楚国所在之地,又称荆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长江以北地区及东南沿海一带得到了较大开发,南蛮开始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开始专指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等地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所处地理环境相对恶劣,多高山深壑,由此造成了民族性格的偏狭,民风剽悍。早在尧舜时代,三苗之民就多次起兵反抗;夏商之时,武陵蛮渐为边患;周宣王时,命方叔南伐蛮方;秦昭王时命司马错征五溪蛮。湖湘地区民族的反抗,在东汉时最为强烈,先后有武陵蛮、溇中蛮、澧中蛮、长沙蛮进行反抗。相比而言,零陵蛮的反抗要弱得多,而莫瑶尤为特别,唐以前的历史几乎见不到反抗。这与中原民族在对莫瑶长期进行徳化相关。以德化蛮正是从舜帝是开始,禹曰:“俞哉!帝(舜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谁敢不让,敢不敬应?”[2]P即使在反叛频繁的东汉,以德化蛮也在同时进行。东汉蔡邕就曾到过永州。西晋末年,晋室难渡,南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开发,民族的反叛少了许多。隋唐之际,国家实现了统一,政治中心北移,但与秦汉时相比,湖湘地区少数民族的反抗无论规模还是强度都要小得多。这得益于唐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和贬官制度。唐代的科举主要有明经科和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除了时事策论外,最多的就是儒家经典和辞赋了。故通过科举考试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儒士和文学之才。他们大多崇尚尧舜之道。这批人才进入仕途之后,多把所学和所用结合起来,主张实行仁政和德治。但文人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朝代越是强盛,贬谪之风就越盛行,君主的集权使得他有能力控制文人的一切。唐代的贬谪之臣在湖南地区最为集中,在自然条件艰苦、文化相对落后的永州地区贬谪尤为集中。永州地区在经历东晋和南北朝开发后变得相对安定。文人进入这里后,他们充分利用舜帝在该地域的影响,以德化人,取得了重大成就。如柳宗元贬谪永州担任司马后,主张以德化蛮,并且好为人师,湘南地区不少学子都受到了柳宗元的影响。

  另有在永州地区做官的文人,他们虽非贬谪至此,但与贬谪文人一起为湖湘地区民风民俗的转化做了重大贡献。道州刺史元结堪为代表,元结不仅在诗文中多次提到舜徳,永泰元年()元结在道州刺史任时,以虞舜葬于苍梧九嶷之山,立舜祠于道州西之山南,作《舜祠表》,又令江华令瞿令问篆刻石上。《表》对虞舜之德进行了颂扬:“于戏!孔氏作《虞书》,明大舜德及生人之至,则大舜于生人,宜以类乎天地;生人奉大舜,宜万世而不厌。”[6]永泰二年()元结又于道州西山上建舜庙,上《论舜庙状》,并请免除近庙两户赋税,负责扫除之事。在经过这些文人与官员的不断努力之后,永州瑶族基本上融入了中原文化中。据《新唐书·西原蛮传》载,唐时“桂管经略使邢济击平之,执吴功曹等。馀众复围道州,刺史元结固守不能下,进攻永州,陷邵州,留数日而去。”元结之所以能抵抗西原蛮的进攻,与道州(江华在唐属道州)百姓的支持相关,其中就包括瑶族人民的支持。

  时至今天,永州境内的瑶族人民,对盘王的崇拜与对舜帝的崇拜同时并存,在宁远、道县、江永、江华等瑶族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存在着舜庙、象庙等舜文化遗迹,舜文化对瑶族人民的影响依然长久、深远。

  参考文献

  [1]何光岳.南蛮源流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清)皮锡瑞撰.今文尚书考证[M].北京:中华书局,.

  [3](秦)吕不韦撰,许维遹集释.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4](汉)司马迁.史记(第2版)[M].北京:中华书局,.

  [5](清)焦循正义.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

  [6](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M].北京:中华书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