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数学、英语,语文的投入产出不那么明显。
关于语文怎么学,也没有一套统一、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案,它模块众多,包括识字、书写、阅读、表达等。
如果再细分,能分出拼音、看图说话、写作、古诗词、小古文、历史、成语故事、泛读精读……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该从哪些方面先下手?怎么下手?
今天这篇文,鱼sir理了一条主线,毫无思路的家长,按着走不会错。
1
各年龄段要点
01
0-6岁学龄前
★知识积累:韵律强的诗歌、童谣。
★能力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家长Tips:多陪伴,亲子阅读,培养阅读习惯;讲故事,识字认字,做好幼小衔接。
这个年龄段,接收信息的方式主要是听和看图画。
听,家长可以多给孩子听韵律强的表达,比如童谣、古诗词等。
在口语表达方面,家长可以通过好的绘本故事,或“看图说话”类杂志,定期和孩子互动,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情绪,丰富孩子表达自己高兴、犹豫、尴尬、意外等情绪时的词汇。
平时,也可以多与孩子聊聊幼儿园发生的事,和孩子成为关系平等的朋友。
一项调查发现,受过教育的父母通常会使用更广泛和更复杂的词汇,也因此,这些家长的孩子在上学之前就能够表达更复杂的语言并拥有更广泛的词汇量。
所以,学龄前的表达,不要忽视哦~
另外,学龄前识字、书写、拼音等怎么安排?
根据教材顺序,是先识字后拼音,所以对新入学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识字量是有必要的。
另外,多认字,孩子能尽早进入自主阅读,读情节更丰富的故事。
写字可以先不要求,有兴趣的可以涂鸦、画字。
拼音部分在上小学之前那个暑假开始介入,通过一些APP课程或教辅,集中学习就可以了。
古诗词方面,持续听和背,让孩子获得初级的情感体验,感受到诗词的美。至于理解古诗词,可以通过白话故事帮助孩子简单理解,不做强求。
02
7-9岁小学低年级
★知识积累:拼音、偏旁部首、字形结构、组词造句、篇章背诵……
★能力培养:阅读能力、审美能力;
★家长Tips:狠抓基础,阅读内容过渡、学习习惯培养。
小学低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重中之重。
包括拼音、书写、偏旁部首、字形结构、造句、背诵积累……总之,都是比较枯燥的任务。
另一个是阅读,幼小阶段识字量基本在-左右,做一些简单的阅读完全没问题,家长可以找一些适合的分级阅读或桥梁书,培养孩子定期阅读及自主阅读习惯。
大家都公认一二年级的关键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开学第一课班主任也同样是这样要求的。
这阶段家长不要过分看重成绩,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应该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坐姿书写规范,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等。
学习习惯的养成,功在平时。所谓“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03
9-12岁小学中高年级
★知识积累:增加阅读量,丰富素材库;
★能力培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家长Tips:鼓励孩子多看多写,写日记,做摘抄,提炼观点。
这个阶段,孩子学习语文的重心开始往阅读理解和写作倾斜。
平时的练习和考试,都开始对阅读写作提出更多要求。
阅读方面,加大阅读量,虚构类和非虚构类内容均衡添加。
适当扔掉图画书、桥梁书、初章书,逐渐过渡到中长篇文学作品的阅读,同时,各种人文社科、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的书也多多涉猎。
新课标,开始凸显整本书阅读,按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初步理解书的主要内容。
在写作方面,鼓励孩子独立记日记、做阅读摘抄本、写读后感,还可以拿孩子的文章去投稿。很多素材类期刊都有投稿通道,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孩子的思辨能力。
一般情况下,阅读思考能力强的,写作能力也差不了。
04
12岁以上小学高年级
★知识积累:注重整本书阅读,不同体裁素材积累;
★能力培养:综合能力、思辨能力、知识系统化能力;
★家长Tips:阅读写作训练、利用工具进行知识模块的系统化整理。
高年级语文学习,考试内容越来越综合。
作文开始以记叙文为主过渡到议论文为主。要求孩子对各种文体都有涉猎,不能只会一种。
整本书阅读新课标的要求也做了提升,需要能够把握书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推荐并说明理由。每个学期建议能够读2-3本经典书籍。
在写作方面需要有较好的思辨能力,能产出观点进行论证。
另外除了继续大量阅读和写作训练以外,开始尝试把各种知识模块化、系统化,用各种思维导图、表格,把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这样既有利于掌握知识点,又锻炼了大脑的信息处理。
2
总结
大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两件事: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
知识积累一部分是基础知识,这部分占比非常大,包括拼音、字词笔顺、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组词造句、固定搭配、错词病句,篇章背诵等;
另一部分是人文素养知识,也可以说综合知识类,包括文学常识、传统文化、古诗词、文言文、历史地理等。
能力提升,结合部编版教材特点和新课标,需要孩子掌握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辨能力、审美能力、知识的系统化能力。
概括为两项积累、六大能力。
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材的重点和学习方向,鱼sir把内容都归到了语文教材解读大图表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