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个小区房屋开裂多年,近日居民回搬了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曾经为了加梯奔走千里…长夜未央地守在疫情一线…丈量民生见证你的从容”一首唱出居村“头雁”辛勤付出与使命担当、辛酸泪水与无私付出的歌曲《为你“书”写为你“记”录》,来自基层干部的真情流露,台上台下的互动合唱让现场掀起高潮。

为进一步提升居村党组织书记能力水平,展示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工作成效,12月13日下午,普陀区举行“大梁带小梁小梁挑大梁”——年居村党组织书记技能大比武。年起,普陀区探索实施“大梁带小梁”计划,发挥梁慧丽、杨兆顺等“大梁”书记传帮带作用,通过集中培训、双月选训、小班带训、实地督训等“四训并举”机制,培育一批有活力、有潜力的“小梁”书记,使他们成为社区工作的行家里手,通过师徒带教帮助“小梁”书记挑起社区“大梁”。

当天的活动通过“最妥一件事”“最美一群人”“最潮一座城”,三个篇章呈现出普陀区名居村带头人的十八般武艺,展现出“大梁带小梁”项目开展4年以来的突出成效,绘制出“小梁挑大梁”的美好画卷。

居民心中的“老大难”问题终于解决

现场,桃浦镇紫藤苑小区居委干部参与的,从“困惑居民多年的房屋开裂问题一朝被攻破”演绎的小品,让人印象深刻。小品来源于这个真实的故事。

桃浦镇紫藤苑位于白丽路弄,由于历史原因,32-34号房屋发生多处墙体开裂。近日,随着加固修缮工程的完工以及22套房屋的顺利交付,紫藤苑长久以来的“老大难”问题终于得到了有效解决。

为有效解决紫藤苑开裂房屋历史遗留问题,由桃浦镇牵头,区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年11月成立专班工作组,仅用20天,形成一户一表、编制6种协议文本、制订紫藤苑开裂房屋处置问题一问一答手册等。针对居民差异化需求,精心制定房屋实物置换、货币结算、加固修缮回搬三套方案。

秉承“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理念,专班特邀一批具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的老书记加入,由桃浦镇社区党委副书记杨兆顺担任组长,用真情化解群众心结,引导居民从一开始的“不肯签”逐渐转变为“我要签”,甚至有的还主动拉来其他居民一同签约。最终成功扭转了局面,居民签约率达到98.98%。

桃浦镇还对22套回搬户的房屋进行功能性装修、改造升级,解决部分居民因年龄大、经济条件差回搬后无力装修的窘境。回搬居民还惊喜地发现:此次房屋装修不仅对墙面、地板、厨卫台面等硬装项目翻修一新,还为每户配齐卫浴、厨柜、电路电器开关等相关配套设施,所有配套设施均按照标准逐一细致比对。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加固修缮前每户的门窗尺寸迥异,因此安装门窗实行一户一标准定制,有效增强了房屋的适配性、舒适度,确保回搬居民“新灶开火就能过上好日子”。

紫藤苑居民区书记张斌告诉记者,此次紫藤苑开裂房屋加固修缮工作是一项“非征收、非动迁、非解困”工作,没有可参考的工作先例和方案模板,不仅依靠各相关部门相互协作的合力,也是老书记传帮带,以智慧巧解难题的典型举措。

从“大梁带小梁”,到“小梁挑大梁”

据介绍,今年居村“两委”换届后,普陀推出了六类个“开门第一件事”,由“大梁”书记手把手、面对面带教“小梁”书记,探索载体抓手,推进实事项目落地。

苏州河贯通的最后1.69公里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体量最大的小区中远两湾城,如何一票票争取老百姓支持实现断点变通点?住在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工人新村中的曹奶奶,在社区的幸福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年的普陀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居村“头雁”交出了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在“最妥一件事”篇章,10个街镇居村书记通过情景剧、音乐剧、三句半、演讲等多种方式,把这一年的故事做出了集中展示。10个项目以宜川路街道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们的《两湾这点事儿》开端,以长寿路街道知音苑小区在苏河贯通中借力共建单位完美化解停车难题收尾。

期间,由居村党组织书记自编自演了甘泉社区新闻坊记录的红色楼组感人故事、万里街道商品房小区的数智治理、真如镇街道的智慧治理带来的如意变化、桃浦镇紫藤苑小区困惑居民多年的房屋开裂问题一朝被攻破的喜悦、石泉路街道小小区合并实现了“三明治”蝶变“大蛋糕”、长征镇馨越公寓青年人的共享自习室助力青年成才、长风新村街道联合“饿了么”外卖骑手关爱孤老等故事。

当天,以“党员管得住、群众愿意跟、引领有章法、工作落地快”为指标,通过13名“大梁书记”实地评估、近3万群众线上打分、街镇部门综合测评等方式,评选出53名普陀“最美书记”。

同时,发布了年“大梁带小梁小梁挑大梁”项目,在四年来“四训并举”“五赋能体系”“组织力评估”等“师带徒”模式探索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小梁挑大梁”平台建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