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此话所言的便是白袍将军陈庆之,在三国时期每当我们提起儒将的感受,总能想到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那种俯瞰天下,胸有成竹的气质引起无数后人的敬仰。但周瑜始终是武将,并非文人,所以说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儒将。不过陈庆之则完全相反,属于一个地地道道的文人。不但是不能左右开弓驰骋疆场,而且毫无军事经验。《梁书》记载“本非将种,又非豪家,风云,以至于此。”;梁武帝曾说陈庆之不是一个天生的将才,祖上也没有过为将先例,然而正是这么一位看似柔弱的文人,却缔造了一番军事奇迹。
梅长苏原型陈庆之中年领兵打仗,成为将军
陈庆之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他的出身,但在梁武帝的手诏中提到“本非将种,又非豪家,风云,以至于此”;可见,他的身份地位不高,虽不至于穷困潦倒,但也绝非大富大贵之人。但他不甘于此,一心想要为朝廷效力,因此他经常散尽家财来养士。后看中萧衍,萧衍这个人对围棋非常喜爱,且棋艺高超,每逢闲暇之时,他经常彻夜不眠与人对弈。即使称帝后,兴趣依然不减,就连大臣朱异、到溉等都是他的棋友。陈庆之得知此事后,经常投其所好,陪伴萧衍通宵下棋。
萧衍正是因为陈庆之的投其所好,不久后陈庆之得到了萧衍的重视,被视为萧衍的知心好友,经常将他委以重任,这也就给他带来了带兵打仗的机会。《梁书》记载:“普通中,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于彭城求入内附,以庆之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诸军应接。”;当时北魏徐州刺史投降梁国,随后,梁武帝安排陈庆之与胡龙牙、成景俊两位将军前去接应,这也是梁武帝首次给陈庆之带兵打仗的机会,陈庆之也不负重任,顺利完成任务。
梁武帝带兵打仗的与众不同
大通元年,陈庆之与将军曹仲联合进攻北魏涡阳,梁武帝萧衍与韦放领兵与曹仲宗会师,韦放当时没有驻扎好军营,北魏费穆带领骑兵突然攻入,韦放虽只有区区余人,但此军士卒殊死奋战,各个以一敌十将费穆骑兵击退。此战过后,魏孝明帝元诩又派出得以将军元昭率大军增援涡阳,此时韦放认为对方兵力众多且都是精兵,我军应当力求稳妥,而不应该大肆进攻,万一打败,必定会挫伤我军士气。但陈庆之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北魏士兵由于从远方而来,目前应该非常疲惫。而且,他们离我军距离较远,必定不会想到此时我军会主动出击,应该趁此机会,挫伤他们锐气。于是陈庆之率麾下轻骑人突袭元昭军,破其前军,魏军听此消息感到不可思议。在这几次战役中,都体现了陈庆之作为一个文人却体现出了独特作战的一面。
陈庆之剧照陈庆之突出的原因
战前宣传好做的好《南史》记载到:“庆之还共诸将连营西进,据涡阳城,与魏相持,自春至冬,各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陈庆之后与魏军对峙上百次,众将士都感到苦不堪言,且听说魏军在梁军阵地后修建营垒,军心也出现了动摇。于是曹仲宗打算撤军,陈庆之听后对曹仲宗说:“我们到近一年的时间,消耗大量的粮食兵器,士兵们现在都没有打仗的意思,将士们都想着退兵,我怎么只是为了一己功名呢?你们想要班师,我另有密诏,你们几天想要班师违反密诏的话,便依据密诏处罚。”曹仲宗听从了他的意见。就这样,陈庆之后仅仅出动骑兵就将魏军的4个营垒攻破,随后魏军的9座城池也先后被陈庆之击破,梁军大胜魏军。
白袍军白袍军的威力陈庆之所率领的部队被称为“陈庆之兵团”,其军队人数在人上下,且全部人员都穿上了白色作战袍,因此白袍军一词由此而来。据史书记载,徐州之战中,陈庆之带领其麾下0将士大胜北魏2万人,“进薄其垒,一鼓便溃”便是对这场陈庆之首战的形容。梁武帝萧衍后进攻北魏,打算开拓南梁的疆土,遂命令陈庆之带领其麾下士兵将元颢送至北魏承袭帝位。而这护送元颢的名士兵,便是鼎鼎大名的白袍军了,白袍军在此次北伐洛阳之战中大显身手、并向外界展现出其出众的实力、借此一跃成为古代最强军团之一。
白袍将士作战虽然不是武将,但是熟读兵法,且能灵活应用陈庆之属于大器晚成,42岁才迎来了自己人生军事的开端,在此之前,他仅仅是一位熟读书本的书生,他既不会骑马也不会射箭,但他熟读兵书,且非常的有谋略,这也是他后来能成为名将打下基础。他不像三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得实际用兵。陈庆之出身庶族,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小,加上他饱读兵书,且懂得灵活用兵,他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士气,善于把握战机。在荥阳之战中,陈庆之的讲话让梁军将士没有了任何顾虑,后梁军在陈庆之指挥下“相率攻城”,创造了南北朝时期少有的战例。陈庆之的战绩在历史上也赫赫有名。
书生陈庆之剧照总结
英雄莫问出处。陈庆之他出生不高,但是饱读兵书,在41岁之前,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每天就是陪伴着皇帝下棋对弈,41岁后,他靠皇帝的赏识逐渐得到重用,之后走向战场,并且经常性的获得战争的胜利。陈庆之一生非常传奇,凭借自己的本领将手中的几千士兵在作战中发挥出十几万的效果,这实在是让人感到惊讶。他所读的兵书都被他用在了实践战场中,且大部分大获全胜。为此他的一生也为大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梁书》中评价陈庆之:“庆之性祗慎,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