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涌现出了许多传奇人物,例如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一位传奇皇帝,又如阳明学派创始人王阳明,是明朝时唯一能与孔孟相提并论的人物。今天,我们说的也是一位传奇人物,不过后人却称他为“黑袍妖僧”,从妖僧来看此人是和尚身份。提到明朝的传奇和尚,各位你们能猜出是哪一位吗?他就是精通“儒释道”(儒家、佛家、道家)的道衍和尚:姚广孝。他究竟有什么能奈,竟然被后人称作“妖僧”呢?图片:“黑袍妖僧”姚广孝剧照一般来说,在古代被称为“妖”的都是有通天本事的,能将大局力挽狂澜,那么姚广孝究竟做过什么“力挽狂澜”之事呢?在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之后,他的孙子朱允炆上任,根基未稳便急着削藩抓权。自古以来,“削藩”都是一件举国重大之事,切忌轻举妄动。而建文帝朱允炆此时削藩,对朝廷政局是十分不利的。那些势力弱的藩王虽然乖乖顺服,而势力雄厚的藩王却不愿轻易放下手中的一切。就如燕王朱棣,他封地的势力还是比较强大的,怎会甘心就这样拱手放弃?但是如果要对抗的话,建文帝大军也并非软弱绵羊。所以在起兵之前,朱棣也是权衡了许久。毕竟,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起兵的话,成则为王,败则身死。图片:朱棣与朱允炆剧照就在朱棣犹豫不决之时,道衍和尚姚广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是起兵造反。朱棣本就倚重道衍和尚,现在他又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一切尘埃落定,朱棣决心起事造反。自然,造反也需要一个好的理由,才能让天下人心归拢自己,这个起事理由便是“清君侧”。战事一起,双方人马厮杀不断。建文帝的大军也很是骁勇,三年来朱棣的人马都被堵在封地内,难以扩展出去。如果继续耗下去,粮草兵马的补给跟不上,那么这次起事就将以失败告终。关键时候,又是道衍和尚给朱棣出了一个建议,就是“避实就虚”,绕开建文帝大军的重兵封锁,矛头对准南京。这也是个一线生死的策略,如果大军奔袭成功,就能出奇制胜。如果大军在半路上遭到围堵,那么想要再退守封地便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图片:朱棣的人马都被堵在封地剧照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开手赌一把。燕王朱棣采用了道衍和尚的办法,大军直奔南京,最终取得了胜利。若不是道衍和尚的这个办法,可能朱棣就死于战火之中了。由此可见,道衍和尚确有力挽狂澜的本事,能想出非常人的办法,这才被后人称为“妖僧”。那么“黑袍”又是怎么来的呢?一般来说,“黑”是有着贬义的意思,平常的僧人都是穿着红色袈裟,为什么到了道衍和尚这,一下子就变成“黑袍”了呢?其实,这主要与儒家学派有关。图片:道衍和尚姚广孝剧照朱棣起事成功之后,朱允炆的建文政权覆灭,随即永乐王朝兴起。道衍和尚奇谋有功,自然深得朱棣赏识,一直在深宫中继续为朱棣出谋划策。道衍和尚精通“儒释道”三家之理,身有大才,不过道衍和尚终是以“和尚”的身份为朱棣效力,这一点使他遭到儒家学派的黑化。那么儒家学派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在历史上,儒家与佛教两个流派几经冲突,恩怨不断。自汉武帝统治时期开始,儒家思想就成了统治者维护政权的利器,因此儒家思想也一跃成为正统思想。而佛教的兴起,自然给儒家学派带来了危机感。若是皇帝信奉佛家,这尚且能容忍。但皇帝要将佛家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方针,那么儒家学派就不能坐视不管了,这毕竟触动到了自己的利益。图片:朱棣与姚广孝剧照现如今,姚广孝以和尚的身份掌管朝政之事,这就是触动了儒家代表人物的利益,常说“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这还是朝堂,又怎能容忍两个学派同时理国呢?所以,朝堂上的儒家代表人物就刻意黑化姚广孝,将他称为“黑袍妖僧”。其实这样的称呼也是有典故的,在《梁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本来梁武帝是信奉道教的,后来却突然又改信佛教。梁武帝在位时曾广修寺庙,因此他也被称为“菩萨皇帝”。后来,梁武帝更是受戒出家,而梁朝的宗庙突然失火。就这样,儒家学者便将两件事联系到了一起,认为是梁武帝太过宠信妖僧,遭到了上天的警告。图片:姚广孝剧照而现在,道衍和尚姚广孝深得朱棣的信任,掌管部分朝政之事。虽然朱棣没有信奉佛教,但是他重用佛教中人,这就是引起儒家官僚不满的地方。但是这些儒家官僚不敢与朱棣唱反调,也只能拿道衍和尚来发泄了。所以,道衍和尚姚广孝被称为“黑袍妖僧”就是这么来的了。文章作者:大慧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