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组七律3首,皆为步韵宋人仇远而成,姑且一读姑且一笑。对哪首最有感触?
步韵:即完全用原作者的几个相同的“韵脚”字来作诗,而且,这几个韵脚字的先后次序也不能变化,要和作者的先后次序完全一样。所以说,“步韵”诗有两个要点,也可以称作“两个相同”,即:一是“韵脚字”完全相同;二是这几个“韵脚字”出现的“顺序”完全相同。取“亦步亦趋”之意。“步韵”也叫“次韵”——意思是按原作者所用“原韵”的“次序”,也这么写一首诗。
仇远,钱塘人。宋咸淳中,以诗名,与白珽湛渊并称于吴下,人谓之「仇白」。自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其为诗尝曰:近体吾主于唐,古体吾主于《选》,往往于融畅圆美中,忽而悽楚蕴结,有《离骚》三致意之馀韵。晚年谢事,乐于湖山泉石间,多与方士游名山胜地,佛刹灵区。足迹所到,辄有题咏。
释妙声谓其诗冲远幽茂,而静退閒适之趣溢于言外。释弘道赠诗云:「吾爱山村友,诗工字亦工。波澜唐句法,潇洒晋贤风。」僧守道赠诗云:「朝野遵遗老,山村有逸民。书传东晋法,诗接晚唐人。」似是为山村写照也。
七律步韵仇远蹉跎人生
山云晴合客登高,外海桥横车碌劳。
蹭蹬风翻林下菊,蹉跎人捉酒中螯。
居闲诗读陶翁梦,入眼花飞野老饕。
行见流光觅舟壑,二毛霜叶两萧骚。
蹭蹬,困顿;失意。唐杜甫《上水遣怀》诗:“蹭蹬多拙为,安得不皓首。”宋陆游《秋晚》诗:“一生常蹭蹬,万事略更尝。”
险阻难行。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正始寺》:“若乃绝岭悬坡,蹭蹬蹉跎。泉水纡徐如浪峭,山石高下复危多。”唐储光羲《赴冯翊作》诗:“蹭蹬失归道,崎岖从下位。”
舟壑,《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意谓世事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变化着,而昧者不察。舟壑,藏在山谷中的船。后借指世事。南朝梁沈约《长歌行》:“连连舟壑改,微微市朝变。”北周庾信《思旧铭》:“风云上惨,舟壑潜移。”
二毛,斑白的头发。常用以指老年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杜预注:“二毛,头白有二色。”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二毛告暮,素志衰颓。”宋苏轼《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七律步韵仇远人生过半
伤秋非复扫芳埃,可惜青葱哭不回。
大梦书山歧路隔,无涯学海逆舟开。
感怀蓬鬓伤花落,尚蚁槐乡嫌客摧。
见说红尘稀七十,人生一半怕醒来。
尚蚁槐乡,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大槐安国。槐安国王招其为驸马,任南柯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槐安国和南柯郡。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宋陆游《秋晚》诗:“幻境槐安梦,危机竹节滩。”
红尘稀七十,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已。唐杜甫《曲江》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七律步韵仇远冷眼梅花
鬓角霜飞腰自宽,人生风雨酒深端。
年轮四十心微暝,故事寻常梦到寒。
诗佐红尘曾翅折,情归游子故莱欢。
茫茫前路无知己,冷眼梅花折未看。
腰自宽,反用沈腰的典故,说明中年啤酒肚了。《梁书·沈约传》载:沈约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后因以“沈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宋周邦彦《大有·小石》词:“仙骨清羸,沈腰憔悴。”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你为我病恹恹搀过这裙儿带,我为你沈腰宽减尽了形骸。”
莱欢,《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后因用“老莱衣”“莱欢”为孝养父母之词。
#诗词#
日常生活情景为诗,写七绝5首。疾车冲破街头浪,何处人生舟壑声
以落叶为题,咏物诗词怎么写?原创七律3首示范,夕照穷岚易感怀
写七绝5首,说人生憾事。百感万方今夜月,一宵风露落檐花
黄昏红叶,疏鬓霜花。步韵是提高诗词水平最好方法,七律3首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