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瑰宝镇馆之宝丨阿克苏地区文博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天山网赵梅

两汉时期,中央政府是如何管辖西域的?在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一枚名为驼钮“常宜之印”的铜印章,就见证了中央政府管辖西域的那段历史。

5月16日,采访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了解到,这枚印章于年在新和县羊达克协尔古城遗址出土,它的个头较小,呈方形,仅有3立方厘米,钮为卧驼,脖颈短小,驼峰高低平齐,模样憨态可掬,钮中空,印底阴刻篆书“常宜之印”四字。

驼钮“常宜之印”铜印章呈方形,仅有3立方厘米。图片由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提供

这是一枚官印?还是私人印章?

据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院长颜松介绍,在封建时代,印绶作为一个人统辖权力的象征具有重要意义。两汉时期,随着中央政府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印绶制度推行到西域,汉朝通过授予印绶的方式,任命地方官员行使权力,从而将西域诸城郭纳入汉王朝的职官体系之中。根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自译长、城长、郡、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侯、王,皆配汉印绶,凡三百七十六人。”根据官爵的高低,有金印紫绶和铜印墨绶之别。

“汉代官印以龟、蛇、桥形等印钮来区分帝王百官的品级。其中,以动物作为印钮,是新莽政权到西晋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官印的典型特征。”颜松说,根据《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统计,两汉时期,中央政府颁赐给匈奴、鲜卑、羌等官印62方,其中一方为羊钮、一方为瓦钮,其余60方皆是驼钮。“这枚印章形制为驼钮,它应该是一枚官印。”

驼钮“常宜之印”铜印章底座阴刻篆书“常宜之印”四字,常宜可能是官职的名称。图片由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提供

从事过这枚印章研究的阿克苏文博院(博物馆)文物保护与学术研究科科长赵疆囡分析,汉朝颁赐给西北地区的官印,采用‘驼钮’形制,和国内骆驼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驼钮可以体现地域特殊性和民族特色有关,“印底‘常宜之印’中‘常宜’二字,根据研究,可能也是官职的名称。”

两汉时期,阿克苏地区曾是古龟兹、姑墨、温宿的所在地,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曾创造了灿烂的龟兹文化。

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在龟兹设立西域都护府,唐代在龟兹设立“安西大都护府”,龟兹一度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阿克苏境内的遗址中,曾陆续发现‘汉归义羌长印’‘李崇之印信’‘常宜之印’等珍贵文物,这些印章均是汉朝行使国家主权、对西域进行有效管辖的有力物证,也是对汉朝管辖西域那段历史的印证。”赵疆囡说。

据《梁书》记载,龟兹“城有三重,外城与长安城等,宫室壮丽,饰以琅金玉”。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则言称龟兹是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四大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汇之处。

作者/来源:天山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