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每一位都是国之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凌烟阁原本是唐朝长安城皇宫里三清殿旁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可也就是这座不起眼的小楼自贞观十七年就成了唐朝所有文臣武将心中的梦,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成为唐代豪杰从军报国功成名就的标志。今天沐沐就给大家讲讲这凌烟阁里陈列着的二十四功臣画像到底是哪二十四功臣!

NO.1赵国公长孙无忌

这赵国公长孙无极那可真称得上是“贵戚豪族,英冠人杰”。不仅是皇亲国戚,还是军事贵族,而且政绩也很突出,是太宗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不过话说回来,能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首位,又怎么可能是泛泛之辈呢!话不多说,沐沐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贵戚豪族,英冠人杰”的长孙无忌。

说道长孙无忌,就不得不说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心心念念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虽然去世早,但是长孙皇后与唐太宗李世民那可是伉俪情深呀。李世民这一生只立了这一位皇后,后继之君也是在长孙皇后的儿子们中选的。而长孙无忌就是这位长孙皇后的哥哥,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不仅如此,长孙无忌的家族也是名门望族,他是鲜卑族拓跋氏后裔,北魏皇族支系。先不说长孙无忌的军功政绩如何,单是这身份与他同为二十四功臣的其他人都是比不上的。

可能有的小伙伴就要说了,人家唐太宗李世民选出的二十四功臣是以功绩位列凌烟阁的,可不是依据以身份地位选择的。的确,二十四功臣位列凌烟阁都是因为功绩卓著。不过这长孙无忌位列首位,说明长孙无忌的功绩肯定也是非常辉煌的,请大家一起跟随沐沐来看看吧!

长孙无忌可以说是最早追随李世民的人,他是在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的时候就开始辅佐李世民,后来李渊建立了唐朝政权,长孙无忌也是唐朝的开国功臣,被封齐国公,后来改封赵国公。武德九年,长孙无忌追随李世民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可以说长孙无忌是李世民夺得皇位最坚定、也是最重要的支持者。贞观十一年,长孙无忌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长孙无忌居第一。唐高宗即位之后,长孙无忌被册封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二年,长孙无忌奉命与律学士对唐律逐条解释,撰成《律疏》30卷。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的履历还是很辉煌的,不过辉煌之后就是凄惨了。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由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以及武后趁高宗体弱擅权,与武氏结怨。后遭武氏宠臣许敬宗以谋反罪名诬陷,全宗族或杀或流放,长孙无忌本人削爵、遭流放至黔州,不久被迫自缢身亡。

NO.2河间王李孝恭

关于这位河间王,相信大家都不太知道吧!说起来这个李孝恭还和李世民是堂兄弟关系呢。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侄子。李孝恭之所以能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主要是因为他在唐初时的战功以及他是唐朝宗室的身份。他在李世民执政期间并没有什么非常突出的功绩。说起来他和长孙无忌一样,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李渊自太原起兵后,李孝恭主要负责经略巴蜀。武德四年的时候,他任夔州总管,大造战舰,练习水军,而后与李靖一起灭掉了萧铣。武德七年,李孝恭任行军元帅,率李靖等诸将,镇压辅公祏,破广陵、丹阳,平定江南。被拜扬州大都督。

贞观初任礼部尚书,改封河间郡王。因为在玄武门之变中保持中立,所以不得李世民宠信,逐渐退出权力核心。晚年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不得不说,虽然这位河间王不如长孙无忌那般受唐太宗的信任,但这河间王的结局可比长孙无忌好多了。河间王是暴病而亡,那长孙无忌可是自己自缢死的,而且死的还是凄凄惨惨。这河间王去世,皇帝最起码也会以宗室之礼下葬吧!

NO.3莱国公杜如晦

杜如晦,历史上可是鼎鼎大名呀,“房谋杜断”这个词中的“杜”指的就是他。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对杜如晦非常忌讳,他对齐王李元吉说:“秦王府中可惮之人,惟杜如晦与房玄龄耳。”被外调出秦王府。玄武门之变后,被拜为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贞观四年病重而死,年仅四十六。赠司空,徒封莱国公,谥曰成。

虽然关于杜如晦的介绍很少,但是能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到第三,可见他在唐太宗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也可以侧面反映出杜如晦在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所做出的贡献也不会比长孙无忌少。

NO.4郑国公魏征

魏征对于大家而言,应该还是挺熟悉的吧!每次上朝都有本要奏,而且还多次在朝堂上顶撞唐太宗。不过魏征作为一个文臣,而且还不是最早追随唐太宗的文臣,能在凌烟阁中排第四,可想而知,唐太宗是多么敬重他呀!沐沐给大家先介绍一下魏征的个人经历。

魏征,字玄成。唐巨鹿曲城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年少时家里穷,隋朝末期曾经投奔瓦岗军,在瓦岗兵败的时候,魏征也跟着归降了唐朝。后来被窦建德俘获,窦建德爱惜他的才华,所以将魏征留在身边。后来窦建德与唐军开战,窦建德兵败,这魏征又一次归降了唐朝。归降唐朝之后,魏征成了李建成近臣。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被唐太宗李世民杀死,唐太宗觉得魏征这人性格耿直又有才华,于是升他做谏议大夫,后来也做过秘书监、侍中等职。曾经犯言直谏唐太宗二百多次。

在魏征死的时候,唐太宗非常伤心,还曾经对其他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魏征一生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魏征死后,唐太宗亲自赋诗一首,追忆故人。这魏征待遇还真是高呀。皇帝给他作诗,中国五千年历史,这么多君王,有几个臣子受到过这种待遇呀!

今天沐沐先给大家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喜欢,也谢谢大家的支持!沐沐一定会努力带来更多大家喜欢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