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华讲周易成词例说否卦以

今天和大家讲讲否卦以及大有卦。

否,为六十四卦之一作为卦名,表闭塞、不通之意.《否卦·象》:“(否)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_七下不女而天下无邦也。”否卦与泰卦并称为“否泰”,表示世事的盛衰、命运的顺逆等义。晋潘爪《西征赋》:“岂地势之安危,估人事之否泰.”否卦与剥卦并称为“否剥”,多JU以指时运乖蚌.《晋书·攻亮传》:“否剥之难,婴之圣躬。”

《西征赋》

《否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寸l三小来。”孔颖达疏:“闪!气往而阴气来,故云大往小来。”大往小来,与“小往大来”相反,因以指阳消阴长,亦借以比喻损失的多而获益的少。《否卦》:“九三,包羞。”孔颖达疏:“位不当所包承之事,唯羞辱已。”包羞,指忍受羞辱.唐陆龟蒙《寒泉对秦惠王》:“大王出则夺气,入则包羞。”常与“忍耻”连用,表示忍受耻辱,气量宏大。未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诗》:“女子能留身后名,包羞忍耻漫公卿。”《否卦》:“九五……其亡其亡,系之苞桑。”孔颖达疏:“苞,本也。凡物系于桑之苞本.则牢固也.……桑之为物,其根众也,众则牢固之义。”因此比喻根荃稳固之义。苞桑,亦作“包桑”。

《南史·宋纪上·武帝》:“扶危静乱,道固于苞桑。”宋黄庭坚《和谢公定征南谣》:“谋臣异时坐致寂,守臣今日愧包桑。”因“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之句,亦有以“苞桑”或“包桑”比喻倾危之意者。北周灰信《代乞人致仕书》:“逾时每乖于勿药,永日犹系于苞桑。”明杨慎《丹铅总录·花木·包桑》:“包桑岂固结之物乎?盖古人朽索、六马、虎尾、春冰之类也.《否卦》:“上九,倾否,先否后喜.《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后因以“倾否”表示丧乱、危殆.唐独孤及《唐故秘书监礼部尚书姚公墓志铭》:“故遭值倾否,出入夷险,而未尝有悔.”

《否卦》:“上九,倾否,先否后喜。”《杂卦》:“否泰,反其类也。”因其意,而有“否始则泰”、“否终斯泰”之语。表示厄运终结,好运来满.义谓事物发展到顶点,就要向其反面转化。汉赵哗《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南朝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亦作“否去泰来”、“否往泰来”、“否终复泰”、“否极而泰”、“否极生泰”、“否极泰回”、“否极泰来”等等。唐楼颖《国秀集序》:“运属皇家.否终复泰。”店林愕《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否往泰来。圣作惠出。”前蜀韦庄《湘中作》诗:“否去泰来终可待,寒夜休唱《饭牛歌》。”《宋史·韩令坤等传论》:‘’虽太祖稗御,诸臣知机,要亦否极而泰之象也。”元施君美《幽闺记·逆旅菊条》:‘’又指望否极生泰,祸绝受福。”明沈采《千金记·漏贼》:“想何年甚时,否极泰回,夫荣妻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常言道:乐极生悲,否极泰来。”亦作“否极阳回”。因否卦是阳消阴长,而泰卦是阴消阳长,否极阳回,即否极泰回之意。清陈梦雷轰丁已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祸盈业满,否极阳回.”

大有,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表示所有众多之义。高亨注:“《大有》.所有者大,所有者多也。”因以“大有”表示丰收,以丰收之年为“大有年”。之春秋·宜公十六年》:“冬,大有年。”《谷梁传》:“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唐储光羲《观竞渡》诗:“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

《大有卦》:“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因以“天佑”指上天的枯助。唐韩愈《顺宗实录五》:“而天佑匪降,疾恙无瘩.”

《大有·象》:“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茸位,至尊之位,因以特指帝位。宋曾巩《太祖皇帝总叙》:“太祖为天下所戴,践尊位。”《大有·象》:“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孔颖达疏:“遏肚其恶,褒扬其善”。遏恶扬善,谓禁匿奸恶,举扬善良。晋阮挤《通易论》:“是以君子一类求同,遏恶扬善,以致其大。”后变其语日‘隐恶扬善”、“掩恶扬善”。《礼记·卜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梁书·侯传》:“抵奉朝廷,掩恶扬善。”

《通易论》

以上就是我对否卦和大有卦的介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4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