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家宗白华评价道:“它是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在这样背景下,一些极富想象力的高级消费品出现了。这些物品有些在今天看来非常普通,但在当时却是权贵阶层争相使用的高级货。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先后定都建康(今南京),今天介绍的这几样也可看作是当年南京人追捧的高级货。
皂荚、澡豆
南朝贵族才用得起的“身体清洁剂”
古人爱洗澡,定期洗浴甚至成为一种休假制度。洗浴离不了洗涤用品,在没有现代香皂、洗发水的情况下,南北朝时期,人们进澡堂带什么洗浴用品?
在谷物并不富足的古代,人们找到了一种相对廉价的洗涤物质——皂荚。
皂荚,是中国特有的苏木科皂荚树所结出的果实,含有胰皂质,其汁有极强去污能力。唐人段成式笔下的“鬼皂荚”就是皂荚的一种,可以用来洗头,其树叶也有去污功能,可用来洗衣服。
皂角(药用植物)。视觉中国图用皂荚洗沐,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率先开始流行。从史料所记来看,皂荚还是一种颇为讲究的洗沐用品,上层贵族洗浴时都用。《南史·齐本纪》记载,齐明帝萧鸾便“尝用皂荚”。
此外,如今我们用洗手液,那古代有人工合成的洗涤用品吗?答案是肯定的,“澡豆”就是这么一种洗涤用品。
南朝宋刘义庆曾把晋武帝女婿王敦不识澡豆一事当作笑话写进《世说新语·纰漏》中。
士族出身的王敦,在刚娶晋武帝的女儿舞阳公主时,上公主家的厕所。从厕所出来,婢女举着盛水的金澡盘,用琉璃碗盛着澡豆,本是让他洗手用的,王敦却误以为澡豆是给他吃的,就把澡豆倒进水中全喝了。
这则笑话说明,澡豆在当时是相当高级的洗涤用品,连王敦这样的大人物都不识澡豆。从史料来看,澡豆也确是古代最高级的洗浴用品,曾是宫廷专用。
步摇
掀起六朝女性头饰时尚热潮
人类的大胆与想象力有时不得不令人瞠目结舌,中国古代前卫的贵妇们在冠上镶上像树枝树叶状的金叶片,当成点缀装饰品顶在头上,一走一摇,一摇一响,这就是领导那个时代时尚潮流的奢侈品——“步摇”。
美学家说,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从这时起,女性开始走向对美的自觉追求。高雅华贵的步摇掀起新一轮时尚热潮,后妃公主、大家闺秀、名媛头上插戴步摇,走起路来衣袂飘飘,既显得温婉妩媚、婀娜多姿,又显得身份尊贵。
顾恺之所绘《女史箴图卷》魏晋南北朝时期,步摇一词在文献、绘画作品中屡屡出现:
顾恺之《女史箴图》中的女子就是在髻顶上对着竖插两支步摇枝顶上各立一只小鸟。南朝梁费昶在《春郊望美人》一诗中写道:“金辉起步摇,红采发吹纶。”
服饰史专家研究发现,这一时期步摇形制更为精致富丽,花式愈来愈繁,不仅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上面点缀着珠玉,还制成鸟兽花枝等样式,玲珑有致。
步摇以弯曲的金银细丝组成花枝状,稍有动静,便会花枝摇动,震颤不已,配以修颈削肩,博衣广袖,裙飘带舞,让魏晋女子有弱柳扶风、秀骨清相的脱俗的美韵。
醋
评判筵席高低档次的标准
由于古代生产水平的低下,在今天看来很普通的调料,在古代一般的平民家庭是不易得的。例如,并不是家家都有的“醋”。
中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据现存文字记载,汉族人民早在西周时期就开始以曲作为发酵剂来酿制食醋。汉代时醋已开始普遍生产。
南北朝时,食醋的产量和销量都已很大,北魏农学要著《齐民要术》曾系统地总结从上古到北魏时期的制醋经验和成就,并有专门的“作酢法”一篇。(齐民要术·作酢法》云:“酢,今醋也。”)
南北朝时酿醋工艺更趋完美,使食醋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醋被视为贵重的奢侈品。官员、名士之间宴请,把有无醋作调料视为筵席档次高低的一种标准。
由于生产水平低下,盐、糖、酱、醋这些在今天看来极普通的调料,古代平民一般不易获得。《梁书·良政传》说:“(刘)怀慰持丧,不食醯酱”,父母死了,不食盐、醋、酱以示其孝,可见到南北朝时这些东西还被视为奢侈品。
当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南北朝之前的人们视为的奢侈品,也逐渐转变为大众商品,像茶叶、绘画品。
紫金山记者翟羽
上述作品的著作权由紫金山新闻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书面授权。图片转载须另经权利人授权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