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梁书记来我们村这几年,没有架子,整天和群众在一起,我们家里有什么大事,都喜欢和他商量,请他帮忙拿主意,大家都把他当家人。”
“小梁书记干事很认真,我看见他的《民情日记》记满了好几本,整天不是在田间地头、就是在走村串户,现在全村的老百姓都知道咱们村有个‘小梁书记’,他为群众办的事多得数不清。”
群众口中津津乐道的这位“小梁书记”,是毕节市人社局派驻赫章县双坪乡坪子村的第一书记梁胜,今年已经是他驻村的第五个年头。
五年的驻村岁月,这个第一书记变了很多,皮肤黑了、手茧厚了、脸庞沧桑了,不变的是,他还是那个群众心中爱戴的“小梁书记”。
梁胜(右)和村干部冒着大雪走访贫困户。
疫情防控“排头兵”
1月26日下午4点,海拔多米的双坪村,冰雪覆盖,寒风瑟瑟。新冠肺炎疫情的阴云笼罩着这个静悄悄的小山村。医院照顾生病住院的父亲,接到返岗的通知后,安顿好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后,毅然踏上了返村之路。
回村后,梁胜来不及吃上一口热饭,立即召开村支两委会议,安排疫情防控宣传、排查、防控、劝返工作。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打招呼,组织群众在村口设置疫情防控服务点,帮助群众购买生活物资……哪里缺人就到那里,哪里需要就到那里,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20多天下来,整个人消瘦了不少,村民劝他多注意休息,他总是说:“我可以休息,但肺炎病毒不会休息,我是第一书记、更是乡亲们的守村人,我得为大家的安危负责。”
在村子实行封闭式管理期间,为减少村民外出,帮助村民春耕备耕,梁胜便和村支两委商量,将村合作社储备的多斤马铃薯种薯和3吨多化肥发放给群众,鼓励大家抢抓农时,及早进行春耕,在疫情期间,全村就种植马铃薯余亩,种植魔芋80余亩。
为群众排忧解难
“我们山塘组一直没有通往外面的公路。有一条小路到处都是石旮旯,非常难走,种点粮食和蔬菜,都要用马驮人背。小梁书记来了以后,就给我们说,修路的事情他已经争取到项目了,天天带着大家规划线路、调解土地。”
“这条路太陡峭了,来了十多个施工队,都不愿意修。小梁书记又到处找人,上级才同意追加30万块钱帮助挖石头,终于修通了这条公路,非常感谢小梁书记。”
“六十年了,我还是第一次坐车从山塘出去。这回村里年轻娃儿些不愁娶媳妇啦,日子会越过越红红的。”……说起修路的艰辛历程,山塘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达对梁胜的感激之情。
梁胜在山里帮群众寻找水源点。
工程启动那天,没有鲜花,没有鞭炮,更没有剪彩仪式,梁胜用把一面党旗插在工程最艰巨的石口子岩上,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鲜红的党旗迎风飘扬,十来个七八岁的小学生在放学路上,高高地举起右手,向党旗致敬,也在为小梁书记“点赞”。
不仅是修路,梁胜还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难题。
坪子村海拔高,是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山村,群众饮水十分困难。村民吃水只能自己修个小水窖,将房盖上的雨水收集到水窖里饮用。
老百姓“吃水难”一直是梁胜的心头病。后来他组织大家寻找水源、挖沟槽,在乡政府的项目实施中,率先从十多里远的地方接通了自来水。现在好了,一扭龙头就有干净的水,村民们再也不用靠天吃水了。
“自来水通了,接下来只要管护好就行了。虽然通水的过程不容易,但看到村民脸上露出的笑容,我觉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梁胜说。
脱贫攻坚“领路人”
扶贫先扶志,扶志先强技。梁胜在调研中发现,坪子村贫困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外打工只能混口饭吃。要想提高群众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并阻断代际贫困,让青壮年劳动力有一技之长,迫在眉睫。通过反复协调,终于引进一家挖掘机培训学校在双坪乡开办分校,先后举办培训班7期,培训学员余人次。
“我正在外省找工作,有一天,接到小梁书记打电话喊我到村免费学习开挖掘机。当时我还不信。后来小梁书记劝了我几次,在外面一时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就请他帮我报了名,没想到参加培训后,小梁书记又帮我介绍了工作,现在每月有0多元的工资,比在外面打工强太多了”。 毛家营组村民周成高兴地说。
双坪乡挖掘机培训班实操。
施家沟组的贫困户施启前,原来一家人住在2间不足40平方米小瓦房内,日子过得很艰难。梁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通过反复做思想工作,他家同意搬进县城移民搬迁小区,住上了平米宽敞的小洋楼。为了防止他们进城后没有收入,梁胜又动员他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在搬迁点上的扶贫车间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但搬迁4个月后,施启前的母亲在高速公路闸道口发生了交通事故,由于车主只承担次要责任,保险公司和驾驶员付了8万元后就不肯再出医疗费用,老人生命垂危,急需救命钱。
万般无助的施启前拨通了“小梁书记”的电话,请求帮助。梁胜马上在 毕节市人社局 潘宇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覃淋
编辑 韦倩
编审 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