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语文部编版八下古诗词预习1

四方语文部编版八下古诗词文预习系列

四方学社,打造一个“家长找资料的好帮手,老师备课的好助手,同学学习的好能手”的品牌。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百家号文章。今天我们来分享部编版八下古诗词文预习《1桃花源记》。内容较多,需要慢慢认真学习哦~

部编版八下古诗词文预习

八下语文古诗词文详解封面

一、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翻译+文常-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xiá,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yí然自乐。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y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说,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jīn者。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东晋·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约年—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shì“靖jìng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派创始人、文学史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代表作《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遂”的两读音及其释义

1.遂suì

〈名〉

(1)道路:开阶立遂。-《春秋演孔圆》。宋均注:道也”;禽夫差于干遂。--《史记·苏秦传》。索隐:遂者,道也。

(2)又如:遂路(道路);

(3)射者穿的臂衣:袒决遂。--《仪礼》

(4)田间排水的小沟:凡诒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周礼·地官·遂人》

(5)《注》:遂,广深二尺。又,遂人,周代官名,地官之属。

(6)水道:迷者不问路,溺者不问遂(可以涉水而过的路);亡人好独。--《荀子·大略》

〈副〉

(1)就;于是。多用于书面语: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左传·庄公八年》则遂取以来。--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魏军遂退,放逐北至涡阳。--《梁书·韦放传》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于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晋尔卿佐,为我典型,遂用覃恩授具阶。--明·钱谦益《袁可立授奉直大夫》

(袁可立)徐取一、二倡乱者抵法,事遂定。--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君曰: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庐云。--明·宋濂《看松庵记》

遂置巾笥以归。--明·顾彦夫《村落嫁娶图记》

遂尔(于是;就);遂乃(于是,就);伤者经过包扎抢救,流血遂止;因天气恶劣,郊游计划遂告落空。

(2)竟然:若遂不改,方思仆言。--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3)表示最后的结果,终于,到底[afterall;inthefinal]: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4)尽;完全。如:遂夜(终夜)

〈形〉

(1)顺利的:可遂破也。--《资治通鉴》;小儿辈遂已破贼。

(2)已成,终了: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3)久。如:遂古(往古,远古);遂往(以往的错误)

2、遂suí:半身不遂(bànshēnbùsuí)

总·结Hi,小伙伴们~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辣~\(≧▽≦)/~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在评论区评论。如果觉得本文有用,可以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