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这个称呼有很多时候不是一句夸赞人的话。尤其在现代,这个词常常带有调侃色彩,让人联想到迂腐,能力有限。在历史上,评价一个名人,也很少用到这个词。究其原因大概是,成名之人必然有足够的智慧,让他在某一领域内出人头地。不过在《梁书》中有一篇人物传记,专门介绍了一个老实人的传奇一生。这个老实人叫明山宾,很多现代人也许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在南北朝时期他是著名的经学家,如果用名扬天下来形容,也不过分。
明山宾性格忠厚老实,之所以有这样的评价,是因为他卖牛的故事。明山宾家里贫寒,有一次他家里快揭不开锅了,他要把家里最值钱的牛给卖了。在南北朝时期,牛是最重要的家庭财产之一,牛可以拉车,可以耕田。当明山宾已经把牛卖出去了,钱也拿到手了,他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又找到买主聊了起来。
明山宾说,“这头牛曾经得过漏蹄病,虽然已经治愈了,但不保证将来一定不会复发。”牛漏蹄病就是牛蹄流脓发炎,患有此病的牛要么无法走路,要么走路一瘸一拐。买牛当然不会买一头瘸腿牛啊!明山宾说完这话,买主就反悔了。买主要求终止交易,明山宾要全额退款。最后,明山宾的牛没卖出去,他贫寒的生活状况也没有得到缓解。
同时代有一个叫阮孝绪的人知道了这件事,他夸赞明山宾。如果人人都能像明山宾这样老实,就不会有欺骗这样的坏风气了。明山宾是真正的坦荡君子,他可以做到问心无愧,全都是源于他的老实。
这样老实的明山宾在学术研究上也主张老实,也就是严谨认真,不盲从。他入朝为官之后,担任博士一职。他编纂了一部《吉礼仪注》,详细介绍各种礼仪规范。这部书一共多卷,全由明山宾一人完成。可见,不仅做人要老实,研究学问也要老实。
从明山宾的故事可以揭示出一个道理,老实不是什么坏事,而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与人交往的过程,真诚最可贵。要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在朋友面前,这就是老实。在学习过程中,始终铭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也是老实。在学术研究领域,用实验和数据说话,而不是靠猜想解决问题,这还是老实。哪怕到了现代,各行各业同样需要像明山宾这样的老实人。从明山宾卖牛的故事就能懂得,老实人未必就笨拙,老实人也可以做出一番事业。
拓展阅读
诗、书、画,虽然殊途,但却关系紧密
孔孟之道,孔子和孟子的学术思想
既是纪传体通史,也是百科全书,这样的古籍你知道吗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张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