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夜读男儿仗剑酬恩在,不肯徒然过一生

烟雨客

写小松壮志凌云的晚唐诗人杜荀鹤,一生大多郁郁不得志,由是也看淡富贵得失。

途中有作

杜荀鹤

无论南北与西东,名利牵人处处同。

枕上事仍多马上,山中心更甚关中。

川原晚结阴沈气,草树秋生索漠风。

百岁此身如且健,大家闲作卧云翁。

南北西东,名利处处束缚,谁能放下?

杜荀鹤(约—年),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旧五代史·梁书》。

观棋

杜荀鹤

对面不相见,用心同用兵。

算人常欲杀,顾己自贪生。

得势侵吞远,乘危打劫赢。

有时逢敌手,当局到深更。

棋如人生,达观豁达的人,或许进退更为从容。

杜荀鹤才华横溢,仕途坎柯,终未酬志,而在诗坛却享有盛名,自成一家,擅长于宫词。

溪居叟

杜荀鹤

溪翁居静处,溪鸟入门飞。

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

见君无事老,觉我有求非。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

颇有陶渊明诗歌的况味。早起钓鱼,带月而归,如此闲适的生活,又何其有意趣,只是不知诗人的内心,是否真是如此想?

秋日怀九华旧居

吾道在五字,吾身宁陆沈。

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

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

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

隐居的生活,只问此心。

诗人长期置身于九华山怀抱,吟咏九华山面貌的诗篇甚多,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在《自江西归九华有感》、《题所居村舍》和《山中寡妇》等诗篇中揭露了社会政治昏暗,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题开元寺门阁

杜荀鹤

一登高阁眺清秋,满目风光尽胜游。

何处画桡寻绿水,几家鸣笛咽红楼。

云山已老应长在,岁月如波只暗流。

唯有禅居离尘俗,了无荣辱挂心头。

进得寺庙,所思忽然禅意十足。云山很老了,可是还会常在,岁月就如波平如镜的水面,看似平和,却一直暗流涌动,带走了所有的韶华。

杜荀鹤是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平易自然,朴实质明畅,清新秀逸。著有《唐风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全唐诗》。

下第出关投郑拾遗

杜荀鹤

丹霄桂有枝,未折未为迟。

况是孤寒士,兼行苦涩诗。

杏园人醉日,关路独归时。

更卜深知意,将来拟荐谁?

落第的经历,让他心绪难平。折桂而不可得,孤寒而行路难……

乱后宿南陵废寺寄沈明府

杜荀鹤

只共寒灯坐到明,塞鸿冲雪一声声。

乱时为客无人识,废寺吟诗有鬼惊。

且把酒杯添志气,已将身事托公卿。

男儿仗剑酬恩在,未肯徒然过一生。

“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郊居即事投李给事》)诗人的自我评价,看得出自嘲与坚守。

男儿生在天地之间,当然要有一番作为,不能随波逐流,就徒然消耗完了短暂的一生。

可惜心与愿违,由于他晚节投靠朱温,壮志清名,中道而废(《鉴诫录》),为时论所惋惜。

纵使如此,瑕不掩瑜,那位当年的隐士,昔日的诗人,依然还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