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爱情被拆散,一生只写一首诗,却成了流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39143.html

他的爱情被拆散,一生只写一首诗,却成了流传千古的绝美情诗!

崔郊,晚唐宪宗元和年间的一位普通秀才,生卒年代和生平事迹不详,清初所编修的《全唐诗》所载唐代诗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集诗九百卷四万二千八百六十三首,载崔郊诗仅此一首。

赠去婢

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两句很多人都听过,却不知它选自崔郊的《赠去婢》。很多人会问,怎么不是“崔郎”而是“萧郎”呢?其实,诗中以“萧郎”这一典故,代指天下情郎。

此典大致出自三处:一汉朝刘向所著《列仙传·萧史》:“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风,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根据这一浪漫的爱情故事,后人用萧郎代指女性爱慕的男子。

二是《梁书·武帝纪上》:迁卫将军王俭东阁祭酒,见萧衍,曰:“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内,出此则贵不可言。”后萧衍果然建立南朝梁国,成为梁武帝。武帝文武双全,风流多才,后世将他作为情人的代表。

三是有史书说萧郎指梁武帝的长子萧统即昭明太子,他好文学,博览群书组织揖录秦汉以来诗文,世称《昭明文选》。传说有一次他去江阴顾山时,遇一秀丽尼姑慧如,一见钟情,可惜身份悬殊,不能在一起,慧如因此相思成疾,忧郁而死。太子含泪种下一红豆树,并将慧如所在尼姑庵题名为“红豆庵”,以为纪念。他们的故事当时广为流传,因此后人用“萧郎”代指情郎。

唐元和年间,秀才崔郊与姑母的婢女互相爱恋,后却被卖给显贵于頔。在一个寒食节,崔郊偶出与婢女邂逅,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赠去婢》,于頔后来读到此诗,召来崔郊将婢女领去,成就了这段姻缘,传为诗坛佳话。

诗中描写了诗人对美丽女子的爱慕之情,以“绿珠垂泪”的典故表达诗人因所爱被劫夺的悲哀,转而表达了女子入豪门后便视自己为陌路人的哀怨不满的心情,反映了封建社会因门第悬殊而造成的爱情悲剧,寓意颇深,表现手法含蓄,怨而不怒,委婉曲折。

其中的“萧郎陌路”也成为成语,比喻女子对原来爱恋的男子视若路人,不愿或不能接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