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姓氏百氏人民资讯

百氏,单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罕见姓氏,人口约3万,排名第位,位于赛姓之后生姓之前。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位。《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姓觿》《集韵》《古今姓氏书辩证》《希姓录》等姓氏古典文献及《中国姓氏大辞典》《中国姓氏大全》《中国姓氏汇编》《华夏姓氏考》《氏族典》《续志通·补遗·以邑为氏》等现代姓氏文献均有收录。佤族、回族等民族亦有此姓。主要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武清,重庆市北碚区,河北省黄骅、卢龙,辽宁省盖县,山西省太原、大同、阳城、运城,河南省义马,湖北省监利,浙江省上虞,江西省丰城,四川省武胜,台湾省台北、高雄等地区。

百氏共有如下八种起源:

源于栢皇氏,出自远古帝王栢皇氏,以先祖称号为氏。中国古代传说,从赫胥氏到周文王的世系各有差异,但皆有上古帝王栢皇记载。直到宋朝史学家罗泌所纂《路史》前纪第一~九卷中亦载有栢皇。《梁书》《六韬》《遁甲开山图》《帝王世纪》亦记有栢皇世系。其支庶子孙有以“栢皇”为姓氏者,称栢皇氏,后改“栢”为“佰”,省文为佰氏,再后简文为百氏,读音作bǎi。

源于战国,始祖为著名道家列御寇的弟子百丰。

为唐代高丽八姓之一。《姓氏考略》注云:“高丽八姓,其一曰百氏。”望出南阳。

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黄帝第五代孙伯益,属以先祖称号为氏。伯益,传说中少典氏之第十六代孙、黄帝第五代孙。其支庶分封于大敖后,有伯氏、圣氏、梁氏、敖氏、百氏、虫氏、苍氏、舒氏、庞氏、叔氏、仲氏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大夫百里奚后代,属复姓省文简化为氏。西周武王姬发赐封周太王古公亶父二儿子虞仲之子孙在虞国(今山西平陆),称虞候。至春秋时期,虞仲有后人傒,曾出游诸国。于齐国遭弃用,又至周王室,仍不为用。后入虞国,官为大夫,以佐虞侯,因其家居于虞国百里乡(今山西平陆),称其为“百里傒”,简称“百里奚”,字里,又字井百、子明,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后世子孙敬先祖百里傒之德,就沿用其出生地虞国百里乡为姓氏,称百里氏。《通志氏族略》载:“秦大夫百里傒之后,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

出自回族之摆氏,属避难改姓为氏。蒙古族召·额日氏,亦称召阿儿氏,“召”为“百”之义,“额日”为“男子汉”之义。“召·额日”可汉释为“百条勇士”。在明著名学者叶向高撰《四夷考·北虏考》中,载召·额日氏为“召阿儿氏”。明朝,即有以姓氏汉义汉化为百氏者,世代相传至此。

源于满族,亦出自回族中的摆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据《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载:满族唐古氏,亦称汤务氏、陶古浑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唐括部,以部为氏,满语为TangguHala,汉义“百”,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中叶以后,满族唐古氏多冠汉姓为唐氏、陶氏、百氏等,世代相传至此。

源于佤族姓,据《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云南水德有之。本姓汉姓杨,佤族称“羊”为“百”,部分人改姓百。

本文来源:铜仁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