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的扶桑并不一定是日本

公元年,法名慧深的僧人云游扶桑而归,叙述了扶桑国的物产、刑法、习俗、建筑、文字等方面的见闻。这段记述在《梁书.诸夷传》中,是我国正史当中关于扶桑记述的唯一记载。

日本富士山

根据其中的记载,对扶桑的位置和现在扶桑到底属于哪里,分成了两个派系。从年法国汉学家德经撰文论证扶桑国在墨西哥一带,国外汉学界对这一问题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几百年来,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意大利、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各国学者纷纷著文探讨,各抒己见。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美国历史学家维宁长达八百页的《无名的哥伦布》一书。而我国学者,如章太炎、陈汉章、陈志良、朱谦之等人也加入了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

墨西哥

讨论的主要分歧之处在于首先在扶桑国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看法上。《梁书》所录东方各国由近而远顺序为“高句丽、百济、新罗、倭国、文身国、大汉国、扶桑国”等我们知道前三国在朝鲜半岛。倭国肯定就是日本无疑。二《梁书》记载:“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余里”,慧深云,扶桑咱大汉国东二万余里。这样的话,按《梁书》所记里程来算,相距我过就是2万里之遥,毫无疑问是在美洲一带,具体点就是咱现在的墨西哥。这在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下,是可以做到的。反对的这一说法学者则认为,中国古代书籍中所列的海外国家里程、方位是不准确的。

汉代东方朔的《十洲记》将出产扶桑的地方称为“日出之所”,而日本的原意恰巧是日出之所,唐代的诗人王维、徐凝也在诗文中把扶桑来指代日本。王维的“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中有这样的诗句“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徐凝的“送日本使还”“绝国将无外,扶桑更有东”。近代的鲁迅先生送东渡的日本友人也有这样一句诗,“扶桑正得春光好”所以扶桑即日本也成为一种传统的说法。

而慧深对扶桑的物产、文字、风俗的描述,让认为扶桑在墨西哥学者也找到说法。他们认为扶桑就是龙舌兰、龙舌兰原产地就在墨西哥、龙舌兰叶片宽大。可以盖房、其其纤维还能做成织物。慧深书中描述写的扶桑特征和龙舌兰极为相似。在文字上慧深曾提到过“对卢”和“纳咄沙”有学者认证古代墨西哥对有功绩的贵族赐予,Teule,而对卢就是他的翻译。一般的贵族则被赐予,Tlatoca的称号,纳咄沙可能是他的误议。反对者确认为“对卢”古代高句丽的官名,将他作为证据未免太牵强附会了。

主张墨西哥就是扶桑的学者指出,古代墨西哥大多数住在木料或干土所造的房子里,没有城市没有城和廓,也就是没有内外城,这与《梁书》记载的“作板屋、无城廓”相符。此外从金属方面来讲,扶桑国无铁有铜,不贵金银的情形,也与古代墨西哥人会熔铜器但是并不知道金银的价值事实相符。

而坚信扶桑即日本的学者认为,从慧深所描述的扶桑国婚丧嫁娶的习俗,古代墨西哥人是没有的,而古代的高丽、以及日本虾夷族,女子嫁娶“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后”,名婿屋。夫妻生子后才同归男家。亲丧要七日不是荤腥。这与《梁书》所在“其婚姻,婿住女家门外作屋”,“亲丧,七日不食”的情景相符。他们还认为,迄今为止,在美洲发现的文物也不能证明在哥伦布之前中国人已经往来于两大陆之间。

时至今日扶桑国探讨尤未有定论,各位读者怎么看呢?可以留言给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