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唯一在实力均衡的情况下击败战神陈庆之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随着这两句极拉风的童谣,只带着七千白衣白袍的将士转战千里,攻32城,所在皆克;历47战,所战皆捷的陈庆之,完成了孤军千里杀进洛阳城的壮举,创造了军事史上堪称奇迹的战例。据说老毛当年重读《陈庆之传》,都忍不住又圈又点,并加了批注:“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陈庆之(年―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陈庆之的北伐,在以进入洛阳城之前,百战百胜,后因孤军深入,后援无继,在北魏军反击下,失败而返。

尧雄是谁?说出来恐怕十个人有十个都没有听说过,而且这个人在其所生活的北齐王朝时代只是个普通武将,在北齐国内估计连前十都进不了,但这个人却是史书里唯一一个在实力悬殊不大的情况下击败了陈庆之的人。

对于陈庆之与尧雄的交锋情况,《北齐书尧雄传》有详细记载,一共分两个回合,第一个回合:“梁将李洪芝、王当伯袭破平乡城,侵扰州境。雄设伏要击,生擒洪芝、当伯等,俘获甚众。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复率众逼州城,雄出与战,所向披靡,身被二创,壮气益厉,庆之败,弃辎重走。”

第二个回合:“(陈)庆之复围南荆州,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面重镇,因其空虚,攻之必克,彼若闻难,荆围自解,此所谓机不可失也。’遂率众攻之,庆之果弃荆州来。未至,雄陷其城,擒梁镇将苟元广,兵二千人。”

这些文字透露出的信息是:第一个回合,尧雄在“平乡城”击败过陈庆之,令其丢掉辎重败走,尧雄很生猛,陈庆之很狼狈;第二个回合,尧雄用围魏救赵的方式,不但攻克了梁的北面重镇“白苟堆”,还解了陈庆之对北齐南荆州的围困。无论是用力还是用智,尧雄都胜过了陈庆之。

南朝史书对于陈庆之与尧雄的交手,并没有过多着笔,而且,在面朝史书的记录里面,胜利者却是陈庆之:“(陈)庆之至镇,遂围悬瓠。破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溱水,又破行台孙腾、大都督侯进、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于楚城。”(《梁书陈庆之》)在《陈庆之传》所附带的《陈昕传》里,多了一些陈庆之与尧雄交战的详细情况:“魏豫州刺史尧雄,北间骁将,兄子宝乐,特为敢勇。庆之围悬瓠,雄来赴其难,宝乐求单骑校战,昕跃马直趣宝乐,雄即散溃,仍陷溱城。”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尧雄本身已经是北方的骁将了,但他的侄子尧宝乐比他还要生猛。于是,在陈庆之围困悬瓠的时候,尧雄率兵来战,尧宝乐出阵挑战,要求用《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真实历史中却极其罕见的武将单挑方式决胜负。但这名号称“特为敢勇”的北齐将领,却在单挑中被陈庆之的儿子陈昕一个回合击败了。他的叔叔尧雄所率领的大军也顺势被陈庆之率领的梁朝军队击败。史载,陈庆之本人武艺并不出色,“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能打胜仗靠的是指挥才能而非本身有勇力,但其后嗣武艺却非常高强,竟能以“一对

一单挑”的形式击败对手,这让人很意外。

由于两边史书对陈庆之与尧雄交手的具体内容均有详细记载,但时间、地点、过程、结果都不太一样。因此,让人很怀疑,两边记载的到底是不是属于同一事件?

答案是否定的。上面所列的应该是两个不同的事件。从时间上来看,应该是陈庆之在悬瓠击败尧雄在先(即年左右),隔了几年之后(年),尧雄在另一个地方扳回一城,击败了陈庆之。也就是,尧雄对陈庆之,是先败后胜。

陈庆之护送元颢北伐失败归来后,梁武帝仍认为其有功,封他为永兴县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很快,作为梁朝本土越来越稀缺的优秀武将,陈庆之再度被派上用场,为梁朝镇守国之北境,“都督缘淮诸军事、北兖州刺史”,负责淮河沿线一带梁军的总军事调度任务。刚好江淮一带有一伙变民闹事,妖僧僧强和土豪蔡伯龙勾结,拉起一支三万人的队伍为乱。陈庆之被派往征讨,这名曾经横行北方的优秀武将立刻显示出其价值,尽管出征之前梁武帝曾告诫“江淮兵劲,其锋难当,最好用策略平定之,不宜与之决战”,但陈庆之还是三下两下搞定了,将变民首领僧强和蔡伯龙两人的首级送到建康城报功。

此后,陈庆之镇戍的范围扩大,在“督缘淮诸军事”的基础上,增加“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诸军事”的任务,几乎梁与北魏边境整个的军事,都交给他一人负责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庆之一边安抚边境百姓,一边继续与北魏做着小范围内的土地争夺。他先取得了“破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溱水,又破行台孙腾、大都督侯进、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于楚城”的胜利,但几年后便败在东魏尧雄手下。

曾经领导过不可思议的北伐且百战百胜的陈庆之竟然会败于一个无名小卒尧雄之手,实在叫人难以置信,而且这件事在南朝史书上是没有记载的。南朝史书里,陈庆之依然是那副光辉灿烂、伟大英勇的形象,只有他轻松击败过尧雄的场面,何曾有被尧雄击败的痕迹。

陈庆之败在尧雄手上的第一个回合,两员梁将李洪芝、王当伯被俘虏,可是这两人在南朝史书上没有个人传记,连名字都找不到记载;第二个回合,在尧雄的策动下,陈庆之被牵着鼻子走,不但放弃围攻北齐南荆州的目标,而且只能眼睁睁看着“梁之北面重镇”白苟堆沦陷,梁将苟元广被生擒,城中两千梁军将士被俘虏。“苟元广”这个名字习惯性地在南朝史书里也找不到记载,说不定陈庆之都会说不认识。至于白苟堆,南朝史书里曾出现过这个地名吗?

陈庆之会吃败仗,怎么可能?但不得不说,这便是历史赤裸裸的一面:没有谁,是一生不败的!

陈庆之败于尧雄之手说明:陈庆之是人不是神,他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戎马一生打过很多胜仗,创造过很多奇迹,但也吃过败仗,且在胜负的天平上沉浮过的人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