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是什么?
二十四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共二十四部史书的统称,共计卷,约万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明末崇祯皇帝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为什么熟读二十四史的人绝非等闲之辈?
二十四史约万字,正常人的阅读速度是一分钟字左右,假设一天阅读1个小时,也要坚持五年半的阅读时间,但是你要知道这些史书都是古文撰写,有很多字都是不认识的,而有些认识的字你也不知道它的意思,需要看注释或者查阅相关书籍,一来二去大把的时间都用在查阅资料上面,就算你读完了,但是你知道事情的缘由吗?结局吗?都不知道,那你就需要重新回头再读了,一对比又要多花费很多时间,所以熟读二十四史的人至少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十几年如一日读史书,忍耐力,坚持力,执行力非常人能比,这种人又岂非等闲之辈。
读史可以明智。《晋书·符登传》中“义感君子,利动小人”这就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对待君子要用道义去感动他,对待小人用利益去打动他。《汉书·成帝纪》中“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犯了错不悔改才叫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不悔改,对待这种人就只好退而远之。《汉书·项籍传》中“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所以在追女孩时要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
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些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大到王朝更替,小到衣食住行,冥冥之中就像存在轮回,一遍又一遍地上演,熟记历史,就能让我们知道何事而为,何事而不可为,在以后的前进道路上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
熟读二十四史的人并不是说混得有多好,多么有钱,而是一种思想境界的差距,是常人难以参透的感知。我有个大学同学就读完了二十四史,熟读并不知道,但确实是读完了,从他身上就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见识宏博,谈吐不凡。所以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够熟读二十四史,那么这个人一定不是等闲之辈,甚至在某一境界已经后无来者。